粮油市场信息(2015年12期)
2015/04/03 11:24:00 来源: 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

截至3月2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

玉米1.2亿吨

2015-03-25 10:46 来源:中华粮网

据统计,截至3月20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82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52万吨;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97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89万吨;内蒙古、黑龙江等5个大豆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大豆191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335万吨;河北、黑龙江等11个玉米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玉米1198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363万吨。(来源:国家粮食局)

李克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各项

政策稳定粮食生产

2015-03-24 08:48 来源:中华粮网

近日,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在河南省漯河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抓好‘三农’工作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当前春季农业生产,抓紧开展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努力再夺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同时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按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民增收后劲,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成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力争实现今年农业“开门红”。

汪洋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做好今年春季农业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既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要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做好农资供应和质量监管,加大信贷金融支持力度,保障农民春耕备耕。要做好农产品市场调控,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做好防汛抗旱准备,抓好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提高农业防灾减灾水平。当前各地正陆续进入森林草原火灾易发多发期,要高度警惕、充分准备、严密防范,坚决避免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人员伤亡。

汪洋强调,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从今年春季开始就要有行动、有举措。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综合采取规划引导、信息服务、创新驱动、质量监管等举措,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要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鼓励他们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竞争力。(来源:农业部网站)

农业部: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

科技创新与推广

2015-03-28 09:49 来源:中华粮网

近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产品加工业管理部门以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为核心,力争在重大关键技术装备创新推广转化上取得新突破,在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上取得新提升,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通知》指出,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正从快速增长阶段向质量提升和平稳发展阶段转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常态下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必然选择,对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保障食物安全和有效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要不断增强农产品加工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国际前沿和行业重大共性关键问题,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推进,统筹各环节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协同互动创新,在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及节能减排等基础理论和重大共性技术装备上实现重大突破。

《通知》强调,要加快提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农产品烘干贮藏保鲜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推广,不断提升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产后减损水平。积极引导传统食品和主食加工技术传承创新,深入开展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强传统食品开发,积极引导传统食品和主食加工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培育一批创新驱动型品牌企业。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坚持成熟技术筛选、技术配套集成与推广一体化设计、产业化推进,开展成熟技术筛选推广;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科技成果转化结合,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努力推进标准化进程和品牌培育,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同步推进科技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标准创制应用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实施农产品加工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类型多样、核心竞争力强、影响范围广的农产品加工品牌。

《通知》要求,要继续完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完善科企合作机制,构建开放共享互动的创新平台,加强技术集成基地建设,强化地方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小巨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加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创新与人才培养同步推进,进一步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健全人才评价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热情。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来源:农业部)

陈锡文:“三农”是中国奇迹的强大支撑

2015-03-22 11:47 来源:中华粮网

1979年到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7%上升到12.3%,而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从28.2%下降到10%,但这并没有改变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如果我们自己解决不了吃饭问题,没有谁能救得了我们,更谈不上创造经济奇迹。1978年到2013年,我国总人口增长41.4%,但人均粮食拥有量依然增长39.8%。我国人均拥有的棉花、油料、糖料、肉类、奶制品、蔬菜、水果、水产品等产量实现了成倍乃至上十倍的增长。

我国农业成功的奥秘在于全方位持续推进改革创新。我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从农业经营体制入手的,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是以保障农民经营自主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在农村普及,但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止。在对农村集体土地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制度创新推动下,到2014年6月底,全国已有近26%的农户全部或部分转让了承包耕地的经营权,流转的土地经营权面积占全国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使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由上千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起来的合作社,其经营规模和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与任何农业现代化国家相比都不逊色。在江南农村,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起来的家庭农场,尽管耕地的经营规模并不显眼,但不少农户可获得与城镇居民不相上下的收入。更多的农户则通过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有限的耕地上实现了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的应用。

农业科技快速进步对农业发展功不可没。201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5.6%,其中使用良种对农作物单产提高的贡献率为43%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率已达61%。2014年10月,国家有关部门对院士主持的大面积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现场实测获得平均亩产2053.4市斤的佳绩,使人们看到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巨大潜力。

农业支持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对农业发展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自2006年起,国家彻底免除了对农业生产的各项税收,使农民每年减少支出135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国家不断加大农村水利、交通、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国家自2004年开始实行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直接补贴政策,同时对小麦、稻谷等重要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有力调动了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进程。到2014年底,全国农村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的劳动力达2.74亿人,已超过务农劳动力的总量,其中到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超过1.7亿人。这不仅为我国非农产业和城镇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创造了条件。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其中39.6%来自工资性收入。全国农村已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接轨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初步织就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安全网。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压力,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导致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农业长期粗放发展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对此,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年初发出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这就是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全方位改革创新,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必将继续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来源:人民日报)

辽宁去年收购粮食270亿公斤 再创新高

2015-03-24 08:56 来源:中华粮网

日前,从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获悉,辽宁省2014年收购粮食270亿公斤,同比增加50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销售粮食295亿公斤,同比增加20亿公斤。

2014年,辽宁省遭遇63年以来最严重旱情,粮食总产量达到175亿公斤,较2013年有所下降。地方粮油储备部门在粮食总量减产的背景下,贮备量新增10万吨。

与此同时,政策性粮食清仓查库和粮食购销环节监督执法工作有序开展。省级以上财政先后投入3.8亿元用于危仓老库改造、物流通道建设和粮食产业化发展,带动地方投资2.5亿元。建设农户科学储粮仓58881座,全省已累计建设47万座,实现农民减损增收9亿多元。

今年是继续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深入推进粮食流通改革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辽宁省农委书记刘长江介绍,今年辽宁省将加快引导各类粮食主体入市收购,搞活流通,继续稳定粮食市场。“到2020年,辽宁省预计培育扶持10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放心粮油示范企业,500个放心粮油指定产品,100家配送中心,1000家示范点,1000家示范店,努力实现放心粮油城乡全覆盖。”他说。(来源:新华网)

收储政策不变 油菜籽价格难现大幅波动

2015-03-23 08:46 来源:中华粮网

油菜籽作为我国长江流域的主要农作物,眼看着要到收获的季节了。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将继续实行油菜籽的收储政策。

2014年,油菜籽收购价格是5100元/吨。今年的油菜籽是否将会延续去年的收储价格?作为油菜籽的副产品菜粕价格将会有哪些变化?

据报道,现在正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国长江流域也是花香四溢,一些主产区纷纷办起了油菜花节,种植户们不仅能够获得旅游收入,紧接着油菜籽收割后,菜籽油和加工后的菜粕将又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2014年,国家粮食局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农发行下达2014年临储油菜籽收购计划为500万吨,收购价格为5100元/吨。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将继续实行油菜籽的收储政策,这对市场来说是一种利好。相关机构分析预测,今年的收储价格可能跟去年持平。

“今年还是很有可能继续定成5100。现在进口菜籽是4000左右。价格差还是有1000多。”相关分析师表示。

对于今年油菜籽生产,某期货分析师表示,今年总体看单产应该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在种植面积没有大规模变动的情况下,油菜籽产量应该还是维持在700万吨的水平。

从现在的天气情况来看的话,维持平均单产的概率比较大,总体来看的话我们估计15年整个国内油菜籽的产量仍然维持在700万吨的水平,跟去年是维持相等的一个水平。

另外,有报道称,湖北省将来可能开展目标价格试点,尽快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向目标价格政策转变。王春泉认为,油菜籽如果试点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可能会影响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目前市场上面就传言国家将对油菜籽实行目标价格的补贴,如果实行目标价格补贴的话,那么后期农户的整个种植欲望,价格补贴不到位的话,那会更低了。”相关分析师表示。

油菜籽加工后的产品主要是菜籽油和菜粕。去年食用油的价格普遍都比较低,菜籽油的价格也是一路下跌,今年走势将会怎样呢?河南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杨京介绍,菜籽油也属于国家政策收购,价格主要看收购量的影响,因此还有待观察。

它主要影响的还是收购的量,收购量大的话对市场还是大一点,如果收购量少的话还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收购的少市场上流通的油就多一些,对市场的价格还会产生压力。

作为油菜籽加工的另一个产品,菜粕价格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美尔雅期货分析师王春泉说,把油菜籽压榨成菜籽油和菜粕,菜籽油是国家收了,菜粕则是直接面对市场。在未来几个月,菜粕供应比较充足,但是受到豆粕、棉粕等价格的影响,菜粕价格走势不容乐观。

“目前菜粕的现货价格,就沿海的是2400元每吨,湖北地区是在2200元每吨,但是整体的采购购销非常非常清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话,我们预计在供应中,同时整个消费有限的情况下,再加上棉粕的大量冲击,豆粕的价差维持在600块钱的情况下,我们菜粕的价格后期的整个走势不是特别乐观。”相关分析师表示。(来源:央广网)

粮食经营主体说期盼

2015-03-27 08:38 来源:中华粮网

近日,百乡万户河北调查组与石家庄市鹿泉区寺家庄镇的15个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进行了座谈,大家都介绍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土地流转价格连年上涨,已经成为压在粮食规模经营主体身上的一个沉重的负担。春谷合作社的80后农民马彦彬掰着手指头给调查组算了一笔账:“之前跟农户签的合同是一亩地800斤麦子约1000元出头,现在由于政府给高速公路两边流转后种树的土地补贴,土地租金也随之涨到1200元,种粮食根本不挣钱,一有灾情不仅白干还得赔本。”大家也都普遍反映,政府应该对土地流转价格进行合理引导,以保护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

石家庄市大农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的张宝树接过了话头:“目前本地区的土壤营养成分非常不均衡,在种植过程中肥料施用也显得较为盲目。例如秸秆还田已经使土壤富钾,但钾肥还在大量施用。”他建议农业部门应创新工作方法,对规模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精准的、有靶向的测土配方服务和后续解决方案,让他们真正获得实惠。

“11台播种机、3台大功率拖拉机、2台小拖拉机等一共22台农机具没有地方放,只能半露天地安置在朋友家的院子里,配套用地批不下来的话,只能考虑卖掉了。”种粮大户史志良给调查组诉苦,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粮食仓储和农机具存放成为困扰他的大问题。粮食丰收后同样也没有地方晾晒存储,只能低价卖给小商小贩。“麦子收起来存个把月,每斤能多卖1毛钱,去年我一共收获30万斤,如果有仓储设施,就可以多赚3万块钱。”

当听到调查组介绍,2014年9月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规模化粮食生产主体配套设施建设用地作出最新规定时,大家都表示欢迎,并希望这些政策能尽快落到实处,以便安心地从事粮食规模化生产。

“目前获得贷款困难,银行贷款通常需要吃财政饭的人作担保,且手续极为复杂,而民间借贷利息高,成本难以承受。”乐农合作社的徐永科提出,希望国家能给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购买农机具提供无息或贴息贷款。听到补贴的问题,马彦彬又抢过话来,目前国家补贴的农业保险以承包农户为投保人,土地流转后如果发生灾害损失,所赔付的资金仍给承包农户而非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希望国家尽快出台专门针对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农业保险项目,使真正种粮的人能够得到保障”。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种粮大户魏江华感慨道:“这次来开的这个座谈会,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交流和专业培训,提高自己的生产管理水平。”大家也普遍表示这次一起碰了碰头,议了议事,彼此掌握的信息也得到了交流,一些平时的难题难事有了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建成一个长效机制,给粮食规模经营主体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培训的机会。

“我们也有很多收获,学习到很多农业生产知识,了解到当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掌握了一些三农实情,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调查组成员普遍反映。(来源:农民日报)

产量连年丰收 粳稻市场任性上涨为哪般

2015-03-26 09:15  来源:中华粮网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政策支持有力,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空前的“十一连增”。稻谷产量也再创历史。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稻谷生产总量达20642.7万吨,较2013年增加313.7万吨,产量连续4年站稳在2亿吨之上。这当中粳稻对稻谷增产的贡献最大。2014年早籼稻产量3401万吨,较上年减产12.5万吨。中晚籼稻产量约为10211万吨,较上年增产134万吨,增幅1.3%。粳稻产量约为7030万吨,较上年增产192万吨,增幅2.8%。2014年粳稻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较2003年产量约增产了3000万吨,增产幅度达七成以上。而2014年稻谷产量较2003年的16066万吨增产了4000万吨左右,可见增产的四分之三也为粳稻所贡献。

近期粳稻市场呈现上涨走势

春节过后,由于粳稻市场流通粮源渐少,随着大米需求的恢复和市场主体购销活动的增加,各地粳稻市场行情有所升温。其中东北局部产区涨幅较大。如哈尔滨市五常稻花香水稻收购价格在2.25-2.30元/斤,比春节前上涨0.20元/斤左右,长粒水稻到厂价在1.77-1.80元/斤,较节前上涨0.06-0.10元/斤;绥化市北林地区长粒水稻价格在1.75-1.80元/斤,比春节前上涨0.10元/斤左右。销区粳米也呈稳中有升态势。如杭州地区3月中旬黑龙江产圆粒大米批发价为2.25元/斤左右,较春节前上涨0.08元/斤;江苏产粳米2.27元/斤左右,安徽产粳米2.22元/斤左右,均上涨0.03元/斤。

近期粳稻市场上涨原因分析:

一是农户存粮大幅下降

由于稻谷连年增产,供应相对充足,加上近年稻米市场走势总体不如前几年,农户对稻米市场后期走势普遍预期不佳,出售稻谷较为积极,手中存粮也因而大幅下降。截至3月10日,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95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98万吨,增幅为21.44%。而2014年粳稻产量预计较上年增产不到200万吨。据此可以测算出农户家中粳稻留存量较上年同期少了约500万吨。这也意味着后期收购2014年产粳稻将更为困难。

二是粳稻托市收购再创历史

农户粳稻出售积极,稻谷得以顺利变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启动了最低收购价预案。因此,大量的稻谷以临时存储的形式进入了国库。据统计,截至2015年2月5日,累计收购托市粳稻1756万吨,其中黑龙江1440万吨,占82%(3月15日,黑龙江收购托市粳稻1484万吨)。预计到3月中旬托市收购粳稻1800万吨左右,占2014年粳稻产量的约四分之一。较上年临储粳稻收购量1357万吨多了400多万吨,再次刷新了托市粳稻的收购历史。由于大量的粳稻进入了国库,并以临时存储的形式进行存放,使得2014年产粳稻逐渐由供应宽松转为逐渐偏紧,市场价格也从底部逐渐反弹。

三是企业库存总体不高

2014年产粳稻上市之初,由于粳稻连续丰收,供应压力沉重,企业对粳稻后市也普遍较为谨慎,入市收购积极性不高。随着托市收购的持续进行和粳稻粮源的逐渐减少,市场行情开始转暖,企业收购积极性也随之有所提升。截至3月10日,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比上年同期增加698万吨,而同期托市粳稻收购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00多万吨,可以推测出,各类经营主体收购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50万吨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库存粳稻较为充足。相反,由于2013年产的粳稻托市收购多达1357万吨,而2014年通过临储投放市场的粳稻只有190万吨左右(其中政策性临储南方粳稻成交62.16万吨,政策性临储东北粳稻成交98.50万吨)。即托市粳稻净收购量达1167万吨左右,导致当年度粳稻供求缺口近600万吨(供应量6800多万吨减去1167万吨,2014年度粳稻需求约为6350万吨左右),需要通过消耗企业库存来满足。因此,企业虽然收购量增加了约250万吨,但实际库存由于前期消耗较多,两相抵后仍可能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由于2014年产粳稻被大量收购,且以临储形式被存放,农户与企业库存均偏低,导致近期粮源偏紧,收购较为困难,在粳稻市场购销逐步恢复后,预计短期粳稻市场有继续走强的可能。但由于总体供应十分充足,预计后期粳稻市场难以持续任性大涨。

临储粳稻库存庞大,供应压力沉重

2011年以来,粳稻连续启动了四次托市收购。其中2011年收购量为823万吨(主要为东北粳稻),2012年为356万吨(其中黑龙江350万吨)。2013年为1357万吨,2014年约为1800万吨,合计约4336万吨。虽然临储粳稻收购量大增,因市场行情较弱,托市粳稻销售却十分缓慢,2012年以来累计销售托市粳稻约为196万吨(其中,2012年6万吨,2014年190万吨,2013年没有销售)。因此,四年托市粳稻累计库存仍达4100万吨以上,占2014年粳稻产量的六成左右。这还不包括各级储备的粳稻库存和之前年份尚没有出售完的托市粳稻。可以说粳稻供应总体十分充足,库存压力根本没有缓解。一旦行情转好,临储粳稻竞争力就将会得到提升,庞大的库存也将顺利投向市场。

粳米需求趋淡

粳米需求绝大部分是作为居民的口粮。由于近年来人口增幅放缓,加上我国己进入全面建成小康水平时期,人均主食消费不断下降,导致粳米需求增速开始放缓,并将逐步迎来拐点。同时,当前各地大米消费平稳,上半年难有集中性消费旺季出现。随着后期气温逐步升高,预计粳米需求将步入淡季,难以推动价格进一步走强。

物价涨幅放缓

由于国家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上美元持续走强和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出现暴跌,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减轻,CPI涨幅逐步回落。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4%,环比上涨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0.7%。CPI连续第六个月在2%下方运行。CPI涨幅回落,特别是PPI持续下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走低,使得稻米生产经营成本涨幅趋缓甚至下降,依靠成本推动粮价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同时,由于物价涨幅趋缓,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没有上调,本身也表明粳稻市场内在上涨动力不足,政策也不支持其大幅上涨。

综上所述,受粮源趋紧,收购困难的因素影响,预计短期粳稻市场有继续小幅上涨的可能。但在临储粳稻库存庞大等的压力下,预计向上空间有限。

行业观点:后期南方籼稻走势或现分化

2015-03-25 14:52 来源:中华粮网

后期南方籼稻走势或现分化  

目前,国内稻谷市场走势总体呈现粳强籼弱态势,籼稻市场价格走势相对疲软,但后期预计籼稻市场走势将由于品质差异出现分化。从3月开始,南方籼稻产区将进入轮换期,随着南方产区腾仓备收工作的开展,陈籼稻谷进入市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品种稻谷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供给增加,豆粕库存料回升  

受到基本面整体疲软的制约,豆粕难有趋势性上涨的动能,而菜粕走势或将稍强于豆粕。3月中旬以来,沿海地区主要油厂开机率进入高水平模式,使得市场供给显著增加,而受贸易商低价甩卖的影响,部分油厂豆粕出货较不顺畅,现货成交趋缓,豆粕库存有望继续回升。

内高外低 国产小麦难有起色

2015-03-25 11:28  来源:中华粮网

与目前国内良好的小麦长势不同,国产小麦市场仍然处于低迷之中。分析1至3月份国家临时储存小麦竞价交易情况,呈现“三降”格局。

成交量下降。3个月计划交易量8301270吨,实际成交量4396699吨,仅占计划成交量的47%。

成交率下降。从1月6日的89.29%,下降到3月份的36%以下,平均成交率48.22%。

成交价格下降。白小麦成交价格从1月6日的每吨2600元,下降到2400多元,3月24日为2455元,平均成交价2482.7元;混合小麦从1月6日的每吨2598元,下降到2450多元,3月24日为2456元,平均成交价2486.4元。

从美国进口小麦价格呈现大“V”字形。1月3日到中国完税后价格,每吨折合人民币2091元,达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下降到1900多元以下,3月初更是下降到1800多元以下。从3月中旬开始又开始上涨,3月23日达到1992元。

与国产小麦相比,美国进口小麦有着多种优势。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小麦基本上是优质强筋小麦,总体上优于国产小麦;美国小麦到中国完税后价格低廉。1至3月份,进口美国小麦到我国完税后平均价格每吨1939元,比国产白小麦每吨2482.7元、混合小麦每吨2486.4元,分别低28.04%、28.24%。有关方面预计,今年我国进口小麦将在250-300万吨。

据农业部2014年10月16日农情调度,2015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44亿公顷,较2014年下降0.7%。3月19日,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介绍,:“当前苗情长势是近年较好的一年。小麦返青期一、二类苗比例达88.8%,同比高1.8个百分点,是近十年同期比例最高的一年。特别是占全国小麦面积40%以上的河南、山东两省小麦苗情明显好于上年。”

今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虽然略微下降,从目前形势判断,生产后期若无大的自然灾害依然是一个丰收年。

过去的一年,我国小麦生产量、收购量均创新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粮食产量公告,2014年我国小麦产量高位爬坡,连续11年增产,实现产量12617.1万吨,较2013年增加404.5万吨,增幅3.5%;小麦播种面积24064千公顷,较上年减少76千公顷。2014年,我国冬小麦产量继续增长,达11989.9万吨,较2013年增加423万吨。至2014年9月底收购期结束,全国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企累计收购新产小麦7363万吨,比2013年增加1973万吨,成为执行托市政策以来进度最快、收购最多的一年。

对于2015年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保持2014年每市斤1.18元水平不变。

在国产小麦库存增加、进口小麦价格低廉、新年小麦生产形势乐观的格局下,预计今年我国小麦市场价格将难有起色。

本周湖北襄阳小麦市场行情

2015-03-27 15:43  来源:中华粮网

本周,湖北襄阳小麦市场粮源供应充足,不仅国家临储小麦投放量维持稳定,而且全省各地储备小麦轮换出库较为积极。虽然近日的市场购销略有起色,但市场终端需求仍旧动力不足,近期价格以平稳为主,微幅波动。

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近日小麦市场购销逐渐回暖,但供强需弱的格局有增无减,麦市购销呈现“量价”平稳态势。同时,当前新小麦长势较好,夏粮丰产预期较强,随着新小麦上市时点的逐步临近,麦价将面临“量价”下滑趋势冲击,新麦上市前仍有惯性下跌空间,市场远期压力较大。另外,按照往年经营规律,受节后小麦加工企业补库拉动的影响,小麦市场大多会出现一波阶段性的行情,但今年这种现象并没有明显显现,往年的阶段性行情或难以出现。面粉市场消费基本呈“旺季不旺,淡季偏淡”形势,3月中旬虽然市场的购销有所回暖,但整体恢复仍显缓慢。

二是节后国家已进行了3次临储小麦拍卖,前两次成交率稳居高位,本周的成交率出现下滑,这与春节后因开学和返城等带动的短期需求变化基本吻合。随着节后小麦加工消费进入平滑期,以及小麦市场整体处于供大于求格局,库存处于高位,再加之后期各级储备将轮番出库,供给的充裕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小麦价格上涨;同时小麦加工企业对粮源基本没有忧虑,国家临储麦采购成本仍是用粮企业采购市场粮源的风向标,普通小麦因供给压力明显,难以销售好价格,所以后期预计政策性小麦成交情况很难出现大幅波动。

三是近期本地小麦市场中,质量较好的优质小麦价格略有波动;普通小麦受临储麦投放、以及各地地方储备粮轮出的影响,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偏弱,小麦上行整体显得乏力。但是无论优质小麦还是普通小麦,都表现出总体平稳运行的态势。

四是地方储备拍卖因其地域优势明显、协调方式丰富、运输渠道通畅等优势而出现百分百成交率。而国家临时存储小麦拍卖的成交率按生产年限和品质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

3月24日,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行国家政策性粮食(国家临时存储)竞价交易会,计划销售小麦268573吨,实际成交23290吨,成交率8.67%(比上期11.57%的成交率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2012年白小麦计划销售3562吨,全部流拍;2013年混合麦计划销售76752吨,实际成交1355吨,成交率1.77%,成交价2360元/吨;2014年白小麦计划销售148471吨,实际成交19549吨,成交率13.17%,最高成交价2510元/吨,最低成交价2430元/吨,成交价2465元/吨;2014年混合麦计划销售39788吨,实际成交2386吨,成交率6%,成交价2430元/吨。反映出小麦总体市场仍然处于低迷之中,近期国家临时储存小麦竞价交易情况呈现"三降"格局:成交量下降;成交率下降。从最高89.29%,下滑至近期最低8.67%;成交价格下降。波动下滑区间接近200元/吨。在小麦库存总量增加,新产小麦生产形势乐观的格局下,预计今年小麦市场价格将难有起色。

五是该市物价部门对市区各大农贸市场及超市价格进行监测的结果显示:粮油类价格涨跌互现,监测的4个品种2涨2持平。与上周相比,价格上涨的品种有调和油、大豆油。价格下降的品种有大米。面粉价格持平。

六是本周对该市大型粮食专业企业监测信息显示,麦粉价格继续基本保持稳定:

该市大型国家粮食储备库小麦购销价格基本持平。2013年国标三级白麦出库价格2420元/吨,比上周2420元/吨微调0.8%。2014年产国标三级白小麦收购价格为2440元/吨。

该市火车站粮食专业市场白小麦购销价格微调。国标三等白麦车板价格2460元/吨。

该市南部大型饲料专业加工龙头国标三等白小麦进厂价格2540元/吨,比上周2360元/吨,小幅上调7.6%;入库数量263吨,比上周1256吨巨幅下滑80%。国标三等玉米进厂价格2400元/吨,比上周2500元/吨,小幅下滑4%;入库数量472吨,比上周51吨大幅增长8倍有余。

该市城郊东部大型综合性粮油龙头加工企业白小麦收购价格微调。国标三等白麦收购价格2520元/吨,比上周2500元/吨微扬0.8%。

该市东部大型小麦专业龙头加工企业白小麦价格基本持平。国标三等白麦收购价格2420元/吨,与上周持平。特制一等小麦粉3200元/吨,比上周3160元/吨上扬1.3%。特制二等小麦粉2900元/吨,与上周持平。

本周,该市毗邻市区的大型粮油综合超市特制一等小麦粉的零售价格为1.88元/斤,与上期持平。特制一等小麦粉批发价格1.70元/斤,比上期1.69元/斤微升0.6%。

玉米大涨近尾声 后市或近稳远强

2015-03-27 09:46  来源:中华粮网

目前,国内玉米市场的强劲涨势有所收敛,除东北部分深加工企业继续提价外,华北地区、北方港口及南方部分销区均出现高位震荡,一些地区虚高报价较前一周减少。

用粮企业阶段备货告一段落

在经历此前多方集中收购推升玉米价格之后,大部分用粮企业、中间商阶段性补库需求得到满足。几乎同时,连盘玉米期价也出现高位震荡,此轮玉米价格大涨接近尾声。当然,除了阶段性备货告一段落,3月份我国进口谷物集中到货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东北产区可供粮源即将见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总量达到6592万吨,5日收购量280万吨。从各地农户售粮进度来看,东北产区可供市场粮源即将见底,即将来临的4月份将出现最后一波农户自然晾晒粮源卖粮小高峰,但其总量较往年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节后河北、山西等地玉米水分下降,逐步成为市场的主要粮源,农户售粮进度在近半个多月时间快速推进,但因后期价涨、农户惜售,山东等地农户尚有部分余粮。

深加工企业收购价继续提高

目前,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为2340-2430元/吨,东北深加工玉米收购价2100-2250元/吨,局部价格周环比提高50-90元/吨,月环比提高50-150元/吨。临储玉米拍卖启动以前,市场强势或持续,与拍卖底价相近,预计短期玉米价格上行将有一个阶段性瓶颈。

尽管此轮玉米价格强劲上涨已进入尾声,但鉴于目前东北优质粮源收购难度依旧,华北、南方销区饲料企业不得不采取外调粮源、直接到产地收购储备来保证远期优质玉米供应。

2月份小麦进口数据

2015-03-24 16:29 来源:中华粮网

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2月中国进口小麦130202吨,同比下降77.5%,年初迄今共进口204181吨,同比下降84.35%。

IGC:2015/1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和期末库存预期同比下滑

2015-03-27 15:14 来源:中华粮网

据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周四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2015/1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和库存将会双双下降。

IGC预测2015/1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将降低到7.09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000万吨。2015/16年度全球小麦消费量则将略有增长,预期达到7.11亿吨,高于2014/15年度的7.08亿吨,因此2015/16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将减少到1.96亿吨,低于2014/15年度的1.98亿吨。

IGC还表示,2015/16年度全球谷物库存将减少到4.06亿吨,比上年减少2300万吨或者5个百分点。不过全球粮食库存水平依然良好,库存用量比将达到五年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