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市场信息(2014年26期)
2014/10/27 11:03:00 来源: 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

李克强:中国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2014-10-16 14:49:03 新浪新闻

据新华社电 应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格拉齐亚诺的邀请,李克强总理在世界粮食日前夕,来到位于罗马的粮农组织总部访问,与格拉齐亚诺会见并发表演讲。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访联合国组织,也是中国总理首次访问粮农组织总部。

称粮食问题是发展首要任务

 当地时间15日上午,李克强在罗马会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格拉齐亚诺。李克强积极评价粮农组织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促进国际农业合作、推动全球减贫事业所作努力。

 李克强指出,维护粮食安全既需要各国将粮农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已解决温饱问题,但仍然有上亿贫困人口。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彻底消除因饥饿造成的贫困,有信心主要依靠自身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格拉齐亚诺表示,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消除饥饿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粮农组织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粮农组织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粮食市场稳定与南南合作,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演讲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又讯 15日,李克强总理在粮农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分享中国减贫经验。他说,中国愿无保留提供技术和经验,与世界各国携手消除贫困饥饿,让受到饥饿侵扰的人们得到温饱,共同创造一个无饥饿、无贫困、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李克强还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向粮农组织捐赠5000万美元用于开展农业南南合作,并加强对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发基金的支持。

 粮农组织于1945年10月1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正式成立,1946年12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现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截至2013年10月,共有194个成员、1个成员组织(欧盟)和2个准成员(法罗群岛、托克劳)。

 中国是粮农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自1973年恢复在该组织的席位以来,中国与粮农组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一直是理事会成员国。

 解读

 中国不是世界粮食安全威胁

 1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访问粮农组织总部并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过去30多年间,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率达70%。李克强访问粮农组织总部不仅体现中国领导人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视,也彰显中国对世界粮食问题所作出的贡献。

 2013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曾表示,“中国有13亿人口,我们的粮食能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

 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虽然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粮食消费大国,但中国长期以来强调“解决吃饭问题靠自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非常小。2013年,中国进口谷物约1500万吨,占到全球谷物出口不到5%。

 对于一些认为中国增加粮食进口会对世界粮食价格造成威胁的质疑,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程国强指出,1500万吨的进口占中国国内谷物产量比例不到3%。粮农组织驻中国·朝鲜·蒙古代表米西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中国是贡献者,而不是世界粮食安全的威胁。


国家公布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

2014-10-16 14:58    来源:发改委网站

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5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粮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出台 政策走向出乎意料

2014-10-16 17:18   来源:中华粮网

在农产品收储政策过渡的时期,2015年小麦收购的政策走向备受关注。据国家发改委10月16日消息,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5年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效益、国际市场价格和粮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1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我国小麦市场2006年开始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从2008年至2014年国家已经连续7年提高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国标三等白麦收购价由2006年的0.72元/斤提高至2014年的1.18元/斤,调整幅度在0.03-0.11元/斤,累计提价幅度63.89%,这反映了国家在政策上稳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种粮收益的导向。

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调节粮食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民种粮的“定心丸”。国家在制定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方面要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方面,每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提高幅度,要考虑农民的种粮收益情况,防止“谷贱伤农”。如化肥价格上涨幅度、种粮比较效益、自然灾害等因素。提价水平是综合考虑了种粮成本、顺价销售、国内外差价等多种因素后慎重确定的。另一方面,政策要减缓最低收购价格上涨对市场及经济的冲击,防止“米贵伤民”。从近几年的政策执行效果来看,在连续提高的最低收购价格的影响下,局部地区阶段行价格上行对加工和消费市场形成冲击。如果最低收购价格提价幅度过大,会明显推动粮食市场价格,进而刺激食品价格,有加速通胀、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可能。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卢峰表示,此番最低收购价格保持不变,政策导向较为明显。这对稳定当前农产品市场形势,缓解国内粮价长期上涨的压力有利,对短期市场影响有限,其影响在于长期。

分析来看,一是当前小麦市场价位普遍较高。今年夏收以来,国内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一直是涨势伴随,9月份以来小麦价格持续保持高位平稳。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显示,截至10月16日,全国主要粮油市场三等白麦收购均价2492元/吨,比2014年最低收购价格高176元/吨。

目前看,市场主流价格在1.3元/斤左右,与去年同期价格基本持平,并未出现价格大幅度提高的实际行情,让市场对于未来价格继续高涨的期望本就有些失落,托市价格保持去年水平的消息,将对小麦价格的实际走势形成更强的制约。二是我国小麦市场供求状况宽松。今年小麦丰产丰收,我国整体供需形势略为宽松,国家政策性收购量达到近两年历史新高,主要粮源为国家掌握,对稳定市场起到积极作用,在整体经济环境、农产品形势及国际小麦价格低迷的影响下,政策收购价格对小麦上涨的推动力减弱,市场购销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

本次价格制定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前期对托市价格的传言中,就有一条是对小麦部分地区试行目标价格政策,但目前还未有相关政策公布。而从大豆、棉花等品种的政策改变以及高层对于农产品价格机制的评价和期望来看,改变农产品的宏观调控手段将是重要发展方向。如今,小麦价格维持于去年水平,是粮食底价有保证后,对粮价市场化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政策旨在保证农民收益的措施已经到位,真正要涨,涨多少,还要看具体的市场情况。同时,也对每年日益增长的相关财政支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出乎意料的是,依照近7、8年的正常规律,本次调价应该高于上年价格,而实际并未提高。

长期以来形成的小麦价格节节高心理将严重受挫,2015年及之后小麦市场必将形成新的走势趋向。本次托市价格的公布,可能成为小麦价格走势的重要节点,但绝非拐点。另外,经过多年托市收购的洗礼,市场收购各方对于价格上涨的判断,主要是依据政策对于市场价格的指导,本次政策调整,将对未来托市收购的实际执行和非国有主体的实际收购有一定的影响。


农业部:全国秋粮收获超过八成

2014-10-17 08:51   来源:中华粮网

当前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1016日,全国秋粮已收获9.7亿亩,完成82%,进度同比快1.4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已播冬小麦2.1亿亩,完成计划的61.9%,进度同比快0.4个百分点。

农业部日前召开黄淮海地区小麦生产发展座谈会,提出今后将着力解决水资源约束、灾害影响、效益偏低等问题,稳定小麦生产面积,力争冀鲁豫苏皖5省小麦面积稳定在2.4亿亩左右。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座谈会上表示,冀鲁豫苏皖5省小麦产量占全国的76%,直接关系全国夏粮和小麦生产大局。据介绍,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将着力稳定播种面积,加强基础建设。(来源:人民网)



主产区中晚籼稻收购进展

2014-10-14 08:36   来源:中华粮网

据统计,截至1010日,湖北、安徽等10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348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61万吨。(来源:国家粮食局网站)


稻价支撑相对较强 米价或将有所趋弱

2014-10-17 09:19    来源:中华粮网

当前中稻已开始大量上市,晚稻也即将收获登场,稻谷市场季节性压力不断增大。由于受政策支撑力度等因素影响不同,稻谷与大米市场走势有所差异。稻谷价格相对抗跌,籼稻市场已基本企稳,局部有所走强,粳稻维持小幅波动。大米市场则整体稳中趋弱,局部小幅下跌。10月上旬,安徽省芜湖大米批发市场2013年本地产3级晚籼稻谷入库价格2760元/吨,2014年本地产3级早籼稻谷入库价格2640元/吨,2014年本地产标一早籼米批发价4040元/吨,2013年产标一晚籼米批发价4400元/吨,均持平。湖北省宜城市粮食局2014年产优质晚籼稻谷收购价2740元/吨,基本持平。江苏无锡市场晚粳稻3.10元/公斤,与9月底基本持平;粳米4.20元/公斤,下跌0.02元/公斤。杭州市场东北长粒香米为5.80元/公斤,下跌0.10元/公斤;江苏优质晚粳米为4.54元/公斤,下跌了0.02元/公斤;安徽普通晚粳米为4.44元/公斤,下跌0.02元/公斤,跌幅0.4%;安徽产晚籼米为3.84元/公斤,持平。

今年中晚稻收获期有所推迟,托市收购启动日期也相应延后,加上农户惜售心理等因素影响,当前收购进度略慢于去年同期。据统计,截至10月10日,湖北、安徽等10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348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61万吨。当前中晚稻收购进度虽然略慢,但后期有政策等利多因素支撑,预计稻谷市场走势仍将相对坚挺。

一是有托市政策直接支撑。为维护市场稳定,保护农民种粮收益,自9月26日起,安徽、四川两省率先启动2014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湖北省在28日启动预案,河南信阳、南阳、驻马店等三个地市29日启动预案。10月10日,江苏也启动了托市收购预案。虽然当前中晚稻季节性供应压力较大,但在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的支撑下,南方中晚稻已基本企稳。东北粳稻虽然尚未启动预案,但受11月份预案将要启动的预期支撑,加上粳稻价格基本处在托市收购价附近,下跌动力也不是很大。二是农户惜售心理有所抬头。2013年稻谷三大品种均启动了托市收购,农户售粮踊跃,托市数量创出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以来的历史纪录,以致后期中晚稻市场流通粮源偏紧。今年二季度以来陈稻市场稳步走高,价格刷新历史新高。受此示范效应影响,今年农户惜售心理将会有所增强,盲目出售稻谷现象下降,对稻谷价格将构成一定的支撑。三是国有企业收购能力提升。由于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空前增加,加上今明两年将新增1000亿斤仓容,也就是说近两三年国有粮食企业将新增5000万吨的收购能力。预计今年下半年就会有一定规模的仓容投入使用,届时储备规模将相应增加,这将对稻谷市场构成有力支撑。

大米市场相对稻谷而言市场化程度要高得多,竞争较为充分,在供应相对宽松的情况下,短期仍可能趋弱。

一是大米需求短期将偏淡。随着中秋、国庆节日大米需求旺季的结束,后期大米需求将恢复平淡,加上新米上市逐渐增多,水分偏高,商家大多勤进快销,短期对大米市场难以构成有力支撑。二是由于中晚稻集中上市,新米上市量也将迅速增加,市场供应充足,竞争激烈,将对米价带来较大的下行压力。三是陈米价格下跌压力增强。由于新米将大量上市,市场上大米供应将更为充足,居民挑选余地增大。而当前新米与陈米价格相差不大,陈米销售压力自然较大。随着新米的上市,留给陈米销售的时间已经不多,商家将会加大对陈米的销售力度,陈米压力倍倍增,价格将呈现稳中偏弱的运行态势。

早稻后期走势可能偏强

截至9月30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早籼稻84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23万吨。截至9月30日夏粮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期结束,中储粮总公司累计完成小麦和早籼稻托市收购2954万吨。其中,小麦托市收购2535万吨,早籼稻托市收购419万吨。

与往年不同,今年早稻托市收购结束后价格可能有所回升。一方面,虽然今年早稻旺季收购量与托市收购量均少于往年,但这主要是早稻产量下降和部分优质早稻被用作了中晚籼稻所致。随着托市收购斯的结束,市场流通粮源减少,后期供应压力较轻。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地方粮食储备有所增加,其中早稻占了重要部分。而这部分计划是在早稻收购旺季将结束的时候下达的。由于此时早稻粮源不如之前充足,新增的收购力量很容易抬升价格。同时,中晚稻市场的坚挺走势也将对早稻市场构成有力支撑。


2014年托市麦提前投放 拍卖底价提升低于预期

2014-10-16 09:14   来源:中华粮网

2014年托市小麦于1014日开始拍卖,在托市收购启动的三个多月后在江苏正式投入市场。

拍卖底价比2013年托市麦提高50/吨,调整后一等小麦拍卖底价2490/吨,二等2450/吨,三等2410/吨。本次江苏省拍卖计划销售2014年小麦152353吨,实际成交123078吨,成交率80.78%,其中:白小麦计划销售58229吨,实际成交49082吨,成交率84.29%,最高成交价2520/吨,最低成交价2410/吨,成交均价2450/吨;混合麦计划销售94124吨,实际成交73996吨,成交率78.62%,最高成交价2490/吨,最低成交价2370/吨,成交均价2442/吨。

新季麦投放时间提前 明年托市价格公布时间推后

2014年托市小麦于20141014日在江苏省首次投放,2013年托市麦于20131120日在江苏安徽两省首次投放,2012年托市麦与20121226日在江苏湖北两省首次投放。

从时间点来看,两年来的投放日期均较上年提前一个多月。从托市政策的初衷来看,明年托市粮的首次投放时间,应该不会选在小麦收购期内。两年内投放时间点的提前,直接原因应该是可投入市场的陈小麦库存告罄,为满足市场使用需求,新小麦便应声投入市场。

2012年江苏省托市小麦收购量占总产量的一半左右,2013年托市收购约占三分之一左右,收购规模相对有所降低。苏北地区物流活跃,小麦大量流往省外,使得当地制粉企业可用粮源相对较少,托市粮成为当地粮食企业的主要来源。而今年托市收购规模又有回升,市场流通粮源紧缩。因此江苏地区小麦拍卖成交率较高,亟需新麦供应市场。

托市收购量的变动直接影响着整个小麦市场,今年小麦库存回升,更加深刻了小麦市场的政策性,并延长了政策市场的实际作用时间。

目前,全国秋种进度总体接近常年同期,河北东部和中部、京津地区、山东半岛和河南北部冬小麦处于播种出苗期,其中北京播种94%、河北52%、山东43%、山西41%、河南8.5%。今年托市价格发布的已经较前两年推迟,虽然这跟发改委价格司的人员变动没有关系,但是小麦托市价格并未在小麦秋播之前公布,可能会伤害一部分看重比较作物种植收益农民的心情。

新季小麦起拍价提价幅度较小

今年在未发布2015年小麦托市价格的时候,新粮起拍价的提前公布也给市场对明年价格的预估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

从往年的惯例来看,明年的小麦托市收购价一般会定做当年托市小麦的拍卖底价。假如今年小麦托市收购价的提价幅度为0.025/斤,那么本次提价幅度将成为托市价格提价幅度第二低的一次(最低的一次是07年,无提价)。以这个幅度下调小麦托市价格涨幅是否会是价格制定者对托市政策的边际效应的思考。或者说是扭转小农经济以配合城镇化的政策手段之一,也可能是对小麦生产和加工市场环境导入良性循环的策略。

对小麦加工和贸易市场而言,此次价格下调幅度应该低于今年小麦收购初期对于今年托市价格的预期。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小麦价格略有回落,但多数地区三级麦均价仍然在2410/吨之上,对市场的较为明显的提振作用可能将会在明年显现。从目前的市场供需情况来看,市场流通粮源相对较少,政策性库存较高,如果接下来各省托市小麦投放市场,将足以保证春节前面粉加工旺季的价格稳定。


国内玉米小麦价差明显缩窄 美农报告提振国际麦价

2014-10-13 11:32   来源:中华粮网

摘要:国庆节后国内小麦市场行情整体弱势窄幅震荡,市场购销较为清淡;受新玉米上市拖累,玉米市场现货价格跌势明显,玉米与小麦之间的价差明显缩窄。美国农业部小麦10月供需报告下调美国和全球小麦结转库存预估,且低于市场预期水平,这对国际小麦市场行情走势形成利好提振。

一、新麦现货价格弱势窄幅震荡 小麦期价小幅走高

近期市场主体关注焦点一方面是有关小麦的政策动态,另一方面则是秋收工作的开展;这也导致麦市购销不温不火,市场行情弱势窄幅震荡。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108日,全国秋粮已收获6.4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53.7%,收获进度同比慢4.1个百分点;全国冬小麦已播4049万亩,完成计划的12.0%,慢4.6个百分点。当前国内面粉市场需求未有明显好转,面粉加工企业提高小麦加工量的动力不足,这也制约面粉加工企业的小麦采购数量。江苏兴化地区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价2564/吨(水分13.5%以内,容重770g/L以上);安徽地区三等混合小麦收购均价2432.8/吨,出库均价2477.2/吨;河南新乡地区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挂牌收购价2634/吨(水分14%,容重≥780g/L);山东济南地区2014年产3等普通白小麦进厂价格2590/吨;河北衡水深州地区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挂牌收购价2620/吨左右(水分≤13%,容重≥780g/L)。受小麦市场现货价格上涨乏力制约,国内强麦期货价格小幅上涨,截至1010日,强麦1501合约期价报收于2733/吨,较930日的2722/吨,上涨11/吨,涨幅0.40%,期间最高价2720/吨,最低价2749/吨。

二、美农报告供需利好 国际麦价提振走高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小麦10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4/15年小麦结转库存预估下调至6.54亿蒲式耳,9月时预估为6.98亿蒲式耳,且低于市场平均预期的7.04亿蒲式耳;2014/15年全球小麦结转库存预估下调至1.9259亿吨,9月时预估为1.9638亿吨;中国2014/15年度小麦进口预估为200万吨,9月预估为200万吨,2013/14年度中国小麦进口预估为677万吨。据私营分析机构Informa经济公司发布报告显示,2014/15年度(4月到次年3)全球小麦产量(包括杜伦)预计为7.262亿吨,高于早先预测的7.221亿吨,上年为7.139亿吨。但相关机构对未来国际麦价的走势并不乐观,荷兰合作银行最新预期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小麦期货价格下调幅度高达1.10美元/蒲式耳,预示小麦期货的下跌空间更为显著;预计明年7月到9月期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价格平均价格为每蒲式耳4.60美元。高盛集团将未来3个月和6个月CBOT小麦价格预估下调到4.50美元/蒲式耳,未来12个月下调到5.30美元。截至1010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12月合约期价报收于498.5美分/蒲式耳,较103日的486.25美分/蒲式耳,上涨12.25美分/蒲式耳,涨幅2.52%,期间最高价511.7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484.75美分/蒲式耳。截至1010日,12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12.6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893/吨,较上年同期下跌575/吨。

三、新玉米集中上市施压 玉米期现货价格走低

10月以来,国产新玉米进入集中上市期,不仅河南、山东等内地省份新玉米上市量会持续加大,东北产新玉米也将陆续上市;玉米市场供应量的增加,使得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明显承压。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10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4/15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17亿吨,9月预估为2.17亿吨;2013/14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1849亿吨。国家临储玉米成交受到较大冲击,成交情况惨淡;国庆节后首周跨省移库玉米投放地区进一步增加,但流拍地区增加更多,新玉米上市量较大的地区及销区成交均极低。国庆节后,终端需求回落,养殖市场行情整体呈现弱势调整态势,生猪养殖分区域来看呈现“北弱南稳”格局。截至1010日,全国生猪均价13.86/公斤,较国庆前的13.89/公斤,下跌0.03/公斤,跌幅0.22%。伴随新粮上市进程逐渐加快,国内玉米南北港口价格整体处于弱势下行过程,饲料加工企业多以随用随采为主,观望情绪较浓。北方鲅鱼圈港收购辽宁吉林玉米价格主流区间为2375-2390/吨;广东港辽宁玉米散粮主流成交价格为2580-2620/吨;相比之下,广州地区江苏2014年产中等普通白小麦到港价2670/吨;小麦价格较玉米价格高50-90/吨;上月同期玉米价格则较小麦高50-70/吨。截至101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1501合约期价报收于2340/吨,较930日的2358/吨,下跌18/吨,跌幅0.76%,期间最高价2365/吨,最低价2329/吨。

四、江苏率先投放2014年临储麦 麦市步入政策节奏

1014日江苏地区率先投放15万吨2014年产临储小麦,投放时间明显早于上年同期;上年江苏和安徽自1120日率先投放;2012年产临储小麦江苏、湖北20121226日率先投放。

2014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的大幅提前投放将很大程度上对市场购销主体的心理产生影响,这也凸显出国家保障粮源供给、稳定粮价的意图;国内麦市将步入政策节奏,国家临储小麦将逐步成为粮源供给的主渠道,其成交“量价”情况将成为国内麦价走势的风向标。建议后期密切关注江苏地区2014年产国家临储小麦的成交情况。


区域行情:10月17日湖北地区菜油最新价格行情

2014-10-17 10:27 来源:中华油脂网  

据市场监测,10月17日,湖北菜油价格行情保持企稳。国产菜油基本有价无市,国产四级菜油报价一般在7900-8000元/吨左右,厂家基本停止生产,市场上主要是销售进口菜油。宜昌当阳地区国产进口菜油价格6200元/吨,与昨日持平。宜昌菜油价格6200-6300元/吨,与昨日持平。荆州沙市地区菜油报价6200元/吨,与昨日持平。荆门周边地区菜油价格6200-6300元/吨,与昨日持平。襄阳老河口奥星公司国产四级浸出菜油出厂报价8000元/吨,进口菜油出厂报价6200元/吨,与昨日持平。潜江地区菜油出厂报价6200元/吨,与昨日持平。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明年领取

2014-10-13 10:44    来源:中华粮网


大豆目标价格是保护性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大豆目标价格时,启动目标价格补贴,政府通过补贴保障农民基本收益,稳定大豆生产。当市场价格高于大豆目标价格时,不启动补贴。

大豆目标价格由国家按生产成本加收益,每年制定一次,于播种前公布。试点地区执行统一的目标价格。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为每吨4800元,2.40/斤。

补贴对象为全省范围内大豆实际种植者(包括农民、企事业单位等)。实行种者有补、多种多补、少种少补、不种不补。

补贴标准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全省大豆产量测算补贴资金总额。然后按照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全省每亩平均单产确定全省每亩平均补贴标准,补贴时依据实际种植面积进行拨付和发放。

大豆价格由市场形成。大豆市场价格由国家实行分省确定。国家在我省直接增设价格监测点,采取向国家直报方式获取市场价格数据。我省自行采集的监测数据只作为我省掌握市场价格情况和向国家提出全省平均市场价格建议时使用,国家不作为定价依据。

补贴发放方式:次年4月底前,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以专项转移支付方式拨付到省;次年515日前,省级财政根据各县大豆实际种植面积和每亩平均补贴标准,通过开设的补贴资金专户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县(市、单位);次年5月底前,由县(市、单位)根据实际种植面积和每亩平均补贴标准,通过粮食补贴"一折(卡)通"将补贴资金足额兑付给实际种植者。

关于认定审核工作,按照部署安排 ,市县要组织做好大豆实际种植者和实际种植面积的调查认定、补贴资金兑付到户及补贴公示、档案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在实际种植面积核实上,可采取农户申报、村级核实、乡镇复核,县级确认上报,省市抽查确认等环节,确保面积核实准确。

补贴资金专户实行封闭管理。建立补贴公示、档案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依法惩处骗取补贴等违规行为。


农产品期货期权被提上重要日程

2014-10-13 08:59    来源:中华粮网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关于开展农产品期货期权试点的文件已获得有关部门批示,工作进入落实部署阶段。有关部门建议,借鉴国际经验,研究目标价格保险、贷款结合模式,开发场内场外集合的产品进行创新。农产品期货期权被提上了重要日程。其背景是,长期收储政策使我国相关农产品失去了价格弹性,相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日趋弱化,如何恢复、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同时规避WTO框架下的争议,成为了当下农业补贴政策转型的重点。

前期,棉花、大豆等由收储改为目标价格补贴的变化正是一次这样的尝试。有研究人士称,短期内三大主粮的收储政策不会放开,但随着国际市场倒逼形势加剧,三大主粮收储政策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退出历史舞台是大概率事件;因此,我国粮食政策调整要以时间换空间,加紧对新补贴措施的研究。目前来看,以期货期权费用补贴方式辅助进行价格补贴是可行途径。国际经验也证明,农产品补贴中期权产品的开发尤其重要。

“应用农产品期权或复制农产品期权,期货经营机构有能力提供各类点价服务,做出符合产业特色的解决方案,随着专业化能力的积累,衍生品机构服务三农将更加直接和有效。”浙江中大期货研究院院长赵晖说。

宏观研究员柳瑾表示,长期来看,农产品期权的推出将给农业相关企业带来更加多样化的衍生品选择和贸易模式。而根据国外经验,欧美的ABCD等四大粮商普遍深度参与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实现其现货、期货期权的双线贸易和生产销售模式。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部分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在此方面有所实践,具体操作方案是,农民向保险公司购买价格保险,对未来收获的农产品价格进行锁定;保险公司和期货机构结合,用期货、期权工具对这部分报价产品进行风险处理。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认为,目前“订单+期货+远期”的农期合作模式已经初步形成,随着农产品期货期权工具出现,这种模式将向“间接融资+衍生品工具”结合的模式转型。期权工具的使用,有利于节约涉农企业的资金成本,通过期权金融机构可以设计相关的方案锁定成本、期限、销售价格等,同时实现融资多样化,创新产融结合方式。

“农业产业中生产者对价格风险的抵抗能力最弱,是最需要避险工具的一个环节。加工环节的能力相对略强,其作为中间环节,甚至可以在上下游两个品种上都实现价格锁定以规避风险,对于销售(贸易)环节来说,因其可以自主选择采购量与库存量,在存在风险敞口的时候则有必要运用避险工具。因此依次来看,生产环节对期权的需求最为强烈,其次是加工环节。”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时岩表示。(来源:中国证券报)


报告解读:供应量继续增加 市场仍有下跌空间

2014-10-13 08:52   来源:中华粮网

北京时间10月11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公布了10月供需报告。正如市场预期,美国新豆和玉米亩产及产量预测均继续上调。虽然上调幅度不及市场预期,但仍创纪录水平,供应量大幅增加的格局未发生变化。美豆库存量低于预期,当日CBOT大豆期价早盘冲高,但之后遭遇商业及农民卖盘打压,价格再次收低。短期美豆价格将在4年半的低点附近延续振荡寻底行情。玉米期价此前在创下5年半的低点后,连续7日反弹,但上周五受产量和库存数据进一步上调引发的获利平仓盘打压,再次大幅回落,创1个月来的单日最大跌幅。供应量继续加大预期下,市场仍有下跌空间。美国和全球小麦库存量下调为价格提供支撑,当日小麦价格走势强于大豆和玉米。不过,美元大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担忧加剧以及玉米价格下挫仍抑制价格涨幅,未来小麦市场仍将承压。

目前来看,全球谷物和油籽供应宽松的格局未发生变化。虽然随着报告利空预期的兑现,短期农产品价格有低位调整要求,但在北美作物季节性收割压力以及预期未来产量仍有上调空间的打压下,短期市场难以改变振荡趋弱走势。本月报告后,市场焦点将转向需求及南美天气的炒作,可重点关注美国新作上市后的需求变化、南美播种初期降雨情况以及中国大豆采购进度等。

大豆:美豆单产上调0.5蒲式耳/英亩,达到47.1蒲式耳/英亩,略低于平均预测的47.6蒲式耳/英亩。收割面积下调70万英亩,至8340万英亩,略低于平均预测的8360万英亩。产量预测上调1400万蒲式耳,达到39.27亿蒲式耳,低于平均预测的39.76亿蒲式耳。根据9月30日季度库存报告结果,初始库存量下调3800万蒲式耳,抵消了产量的上调,美国新豆供应量下调2400万蒲式耳。美豆出口量和压榨量未做调整,而供应量的下调导致年终库存量下调2500万蒲式耳,达到4.5亿蒲式耳,低于平均预测的4.75亿蒲式耳,不过,其仍为8年来的最高水平。另外,本月将中国大豆产量预测下调20万吨,达到1180万吨,进口量未做调整,仍为7400万吨。南美产量未做调整。全球大豆库存量略上调50万吨,达到9070万吨,与预期基本持平,年比增幅在36%以上,创历史纪录。美国、南美及全球大豆供应量大幅增长将令豆类价格承压。

玉米:美国玉米单产上调2.5蒲式耳/英亩,达到174.2蒲式耳/英亩,略低于平均预测的174.7蒲式耳/英亩。收割面积下调70万英亩,达到8310万英亩,略低于平均预测的8320万英亩。产量上调8100万蒲式耳,达到144.75亿蒲式耳,,但略低于平均预测的145.06亿蒲式耳。产量上调及初始库存量上调使得供应量上调1.29亿蒲式耳,达到157.36亿蒲式耳。需求量上调5000万蒲式耳,由此导致年终库存量上调7900万蒲式耳,达到20.81亿蒲式耳。年终库存量虽然略低于平均预测的21.3亿蒲式耳,但仍为2005/2006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库存量上调70万吨,达到1.906亿吨,略低于平均预测的1.92亿吨,但却是2000/2001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玉米供应宽松格局仍将延续,其价格仍有下行空间。

小麦:美麦产量上调被饲用量及出口量上调所抵消,本月美麦年终库存量下调4400万蒲式耳,至6.54亿蒲式耳,低于市场平均预测的7.04亿蒲式耳,但年比仍增加6400万蒲式耳。全球产量上调120万吨,不过,初始库存量下调抵消了产量的上调,总供应量仅上调30万吨。与此同时,全球消费量上调410万吨,达到创纪录的7.141亿吨。消费量上调幅度大于供应量上调幅度,导致全球年终库存量下调380万吨,至1.926亿吨。即便如此,年比仍增加700万吨,为三年来的最高水平。(来源:期货日报)


阿根廷成为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

2014-10-12 08:51    来源:中华粮网

当近期国际上几个大国就转基因作物和食品是否安全激烈争论的时候,已经种植转基因作物20年之久的阿根廷悄然宣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

阿根廷不再出产非转基因大豆

1996年,阿根廷首次引进种植抗草甘膦的转基因大豆。随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逐年递增。2004年,阿根廷开始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全国近一半的耕地都用于了种植转基因大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阿根廷被广泛认定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

阿根廷最大粮食货运深水港码头布兰卡市的谷物交易所9日发表研究报告称,10月起,阿根廷将不再出产非转基因大豆和棉花,因为在今年9月刚刚过去的13年-14年种植季里,阿根廷种植的大豆和棉花全部为转基因品种。同时,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也已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95%。截止到目前,阿根廷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约2490万公顷,占全球该类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4%。就此,阿根廷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全球第三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

报告指出,在2013年,全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800万农民种植了约1.75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其中绝大部份集中美洲大陆,因为美国、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巴拉圭和乌拉圭的转基因农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六位。

报告说,在去年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几乎50%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占33%,转基因棉花为14%,转基因油菜籽约为5%。同时,转基因苜蓿、转基因甜菜和转基因南瓜也有被小面积种植。在这些作物中,57%是含耐受草甘膦除草剂的转基品种,16%是抗虫转基因玉米和棉花,另有27%为具备上述两种特性的多价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产品安全存争

有关转基因作物及食品安全性的问题在阿根廷也存在着争议,但更多地集中在环境保护和关乎人体健康的学术领域。

按照阿根廷官方的说法,该国鼓励扩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同时,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并促进本国生物科技发展。根据阿农业部的统计,从2004年至今的15年中,农业种植生产成本累计已节省超过700亿美元。对于此类作物的安全性,阿政府宣称,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确实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直接对人体有害,而转基因作农物种植的潜在风险也并没有学者臆想的严重。

阿根廷国立里奥夸尔托大学生物教授玛尼亚斯表示,经过近八年的调研,该大学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对种植地物种和环境破坏,以及转基因食物易致癌和引发其他潜在病变。玛尼亚斯认为,政府不能为经济目的而放弃国家和民众的权益。

阿根廷著名化学家阿尔贝托·迪亚斯则认指出,大量无节制地使用除草农药对耕地和周边植被的破坏程度会远远超过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所产生的潜在危害。同时,转基因食品的摄入不会改变人的DNA,也就无从给健康带来危害。      

另外,转基因的应用给国家,特别是给作为农业大国的阿根廷以及广大的阿根廷农户带来的巨大利润是不可忽视的。

阿根廷民众对转基因泰然处之

虽然广大阿根廷民众对于转基因问题也很关注,但这并未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生活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退休银行职员索菲亚表示,政府对转基因作物问题是透明的,也是允许公开讨论的。她说:“我并不认为转基因食品有那么可怕。现在,超市里阿根廷产的玉米油、大豆油应该都是转基因的。我们十几年前就知道在吃转基因食品。到现在,我和我认识的人(健康)都没问题。”

年轻女教师卡布雷拉表示,会关注转基因的话题,但并没有觉得对自己生活有太大影响。她说:“阿根廷人比较注重生活质量,但我对于转基因食品并不太在意。国内外都在说应在食品包装上注明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我认为这是应该提倡的。但并不是出于安全不安全的原因。而是因为人们有选择的权利,就如同饮料上标注含糖和无糖一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做出选择。”

超市理货员卡洛斯表示,超市里的产品一般都没有注明是否含有转基因原料,他也没有碰到有顾客询问哪些食品含有转基因的情况。他本人认为,阿根廷人现在应该多多少少都在吃转基因食品。这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

据阿根廷民间统计机构统计,目前阿各大超市中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有近400种,涉及米、面、面条、面包、饼干、糕点、巧克力、速冻食品、啤酒、豆奶、食用油等几乎以粮食为原材料的食品。(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