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草原之旅
2017/08/09 09:38:45 来源: 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

计划财务部----刘 华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这首流传一千四百年的千古绝唱,让我向往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悠然,天穹笼罩四野的广阔,也为了看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景象,我去了呼伦贝尔大草原。

第一天, 呼伦贝尔大草原—白桦林景区---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车子沿呼伦贝尔大草原行驶,两边是广阔的草场,没有任何树木的遮挡,草原与天边相接,犹如大海与天边相连,视野宽阔,一望无际。天空很蓝,云朵很白,偶尔见到路两边草地上的牛群、羊群、马群和散落的蒙古包,勾画出一幅唯美的塞外风景画,让人的内心有着超乎寻常的平静与祥和。


穿过呼伦贝尔草原,我们来到白桦林景区,该景区占地面积近一千公顷,是距额尔古纳市市区四十公里的一片原始森地。被誉为成“纯情树”的白桦树,婀娜多姿的立在道路两侧, 笔挺的树干仿佛深入天空。作为额尔古纳市的市树,洁白的树干,仿佛继承了欧洲的血统,枝干上的稀疏黑色仿佛从天空落下的雨点,风干在枝干上。据当地人说,它的用途很广泛,全身都是宝,桦皮可以做屋顶防雨材料,又可以引火,是制作桦皮画、桦皮饰品的上上原材。树干可以做建筑材料,还可以压榨营养丰富的桦汁饮料。见到它我不自觉想去靠近去抚摸它,仿佛在与一种无言的生命倾诉,一种圣洁的感觉油然而生。

                                  -----白桦林----

晚上入住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是一处俄罗斯族后裔的聚集地的小镇。它融合了华俄后裔的沧桑百年历史,这里风和秀丽,景色依然,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氛围。恩和的木刻楞房子,是俄罗斯民族典型的民宿,外墙壁全部用树原木堆砌而成,冬暖夏凉,这里的居民能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

                                  ------恩和民宿-----

第二天, 室韦口岸—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室韦口岸坐落于额尔古纳河右岸,与左岸俄罗斯小村子“奥洛奇”隔江相望,从表观上判断中国的室韦比俄罗斯繁华很多。


--------

驱车到“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途中横穿了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一路上森林风光唯静唯美,空气清新,放眼望去,遍地野花和娇艳的野百合,我原先总以为大兴安岭在黑龙江地界,其实大兴安岭60%在呼伦贝尔,只有40%在黑龙江,这里的人说话口音和生活习性都与东北人相似,莫尔道嘎保存着我国最后一片寒温带明亮针叶原始林种,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落叶松故乡”之称当之无愧。这里山峦起伏,植被丰富,处处展现幽、野、秀的风采,难怪流传着“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噶”。

                            

---莫尔道嘎小火车---

这里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上马出征的地方,在这里不得不浓墨重笔进行渲染。他带领子孙四次西征,收复草原五个部落,灭金,建立了大蒙古国,曾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十分广阔,西达黑海海滨,东扩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的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他开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揭开全球化的序幕,毛主席敬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

第三天, 鄂温克族鲁克雅原始驯鹿部落--根河湿地。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译音,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鄂温克是我国鄂温克族独具特色的一个群体,他们自300年前由列拿河流域迁徙到大兴安岭。常年居住在茂密深处从事游猎生产,靠狩猎和饲养驯鹿生活,历史上被称为“驯鹿部落”。在与驯鹿世代为伴的历史进程中,在与各兄弟民族广泛接触、频繁交往中,鄂温克猎民创造和发展了独具魅力的“驯鹿文化”,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驯鹿吃桦树叶、嫩草、节骨草,吃的最多的苔鲜,被誉为“森林之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们溯溪而行,沿着一条木栈道前往森林深处,“撮罗子”星星一般散落在“原始部落”里。走进成群的驯鹿,同驯鹿亲密接触,这里的鹿与人类相处融洽,追逐着向游客讨食,我们在一边看挂物标本,一边同猎人交谈的同时,了解到马背游牧民族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

                               ----狩猎部落----

随后我们驱车前往根河湿地。根河湿地是中国目前保持原始生态最完美的公园,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地形平缓开阔,额尔古纳河的支流根河从这里蜿蜒流过,形成了壮观秀丽的河流湿地景观。它位于根河、额尔古纳河、得尔布干河和乌河交汇处,涵盖着大范围的冲积平原,并在此形成了一个三角洲。湿地还包括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尔河及两岸的河漫滩。抑灌然其中成草地,水流经其支流,湿地涵养了额尔古纳原始森林处几乎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生态里大雁和天鹅居多,是鸟类的乐园,也是久居城市的人们心灵停靠休憩的港湾。因为高纬度低经度的关系,夏季晚九点天才黑,凌晨两点多天就亮了,五点多钟已是艳阳高照,次日一早我们沿着根河湿地经由扎喷港尔边防站进入呼伦湖和满洲里。

 

-----根河湿地----

第四天、呼伦湖—满洲里市(国门景区、俄罗斯套娃广场)

走中俄边防公路去黑山头,开始穿越草原腹地和根河湿地,经额尔古纳河边,到达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湖-呼伦湖。它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长934米,最大宽度为414米,平均宽度为324米,面积为2315平方千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呼伦湖旅游景区坐落在金色湖畔三角洲上,这里三面环水,绿草如茵,气候宜人,是夏季游人观光避暑的理想佳境。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又使呼伦湖成为一个湖泊生态景色为主题,融合了草原蒙古族风情为一体的的旅游胜地。我身临其境,仿佛驻足于大海之滨,不免失声赞叹。据悉国家领导人叶剑英、布赫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著名作家李准,著名文艺家都曾先后来此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呼伦湖----

伴随着路边随处可见的巨型风力发电机,经过一个小时多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呼伦贝尔草原上著名的满洲里市。

                                  ------风力发电机----

刚进入这座城市时我还以为自己来到了俄罗斯境内,放眼望去满洲里市的城市建筑充斥着俄罗斯风格,除了汉族、蒙古族、俄罗斯族中国人外,这里也居住着数量众多的俄罗斯人。满洲里的十字路口看不见红绿灯,大白天闹市区的汽车也不多,在这里租一辆自行车骑行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临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全市总面积732平方公里,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满洲里市总人口30万,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是内蒙古最高学府211院校内蒙古大学所在地区之一。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准地级计划单列市,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亚洲之窗”之称。)

 

 -------满洲里-----

我们继续驱车前往满洲里市区的国门景区,国门的意思就是国界,满洲里的国门是中俄边境交界之处。中国的国门最初只在满洲里设计并制作,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满洲里国门上题词“国门卫士”,这里现在也发展成为满洲里著名的旅游景点。进入国门景区后,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辆叫“满洲里号”的火车头,导游介绍说:1949年,毛泽东主席赴前苏联莫斯科途经满洲里时,乘坐的火车就是在这辆火车头牵引下驶出国门的。

                        -------满洲里火车----

穿过和平之门广场,庄严威武的国门就出现在大家眼前,这也是最新的第五代国门,外形呈“门”字型,总投资高达8200万元人民币,总长105米,宽46.6米,高43.7米,门洞高16.9米。第五代国门表面采用2000多块浅灰色花岗石板镶嵌,中间上方的国徽直径达到1.8米,国徽下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立体大字。这最新一代的国门,只能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来形容。站在国门之下,感受着国门的壮观,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深深的敬佩和高兴。

                                 -------国门-------

参观完国门,接下来我们乘车前往建造在满洲里市区的俄罗斯套娃广场。俄罗斯风情十足的建筑是俄罗斯艺术广场,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并没有近距离观察参观它,而是直接奔向了套娃广场。满洲里套娃广场是全国唯一的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娱乐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和中俄蒙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广场规划面积54万平方米,主题广场面积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是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体套娃内部为俄式餐厅和演艺大厅。套娃外部彩绘由代表着中俄蒙三国的美丽女孩组成,主体套娃周围有八个功能性套娃、200个代表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套娃和30个色彩缤纷的俄罗斯复活节彩蛋。在广场音乐喷泉的周围还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和西方占星文化的十二星座。游览完套娃广场,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满洲里室内著名的友谊酒店,一边享受俄罗斯风情晚餐,观赏看由汉族人、蒙古族人、俄罗斯人带来的精彩演出,特别是蒙古的长调,呼麦和马头琴的高亢悠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俄罗斯钢管舞等,表演时间长达2个多小时.看完精彩的文艺表演后,大家开始自由活动,各种贩卖俄罗斯工艺品的小店似乎最受欢迎,也有疲倦的朋友直接返回酒店休息了,而我还流连忘返。满洲里市内不仅白天风景迷人,城市夜景也同样璀璨夺目,高楼建筑全部采用了统一的金色彩灯装饰,让游客仿佛置身富丽堂皇的古代王宫。

------套娃广场-----

 

                                          ------演出-----

五天的行程,穿越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行程一千五百多公里,享受美景同时也要适应当地的气候。由于久旱无雨,天气干燥,太阳光强烈,需要带上防晒用品,要多喝水。若在在森林木栈道中穿行更要防止毒蛇和蚊虫的袭击。这里的饮食习惯与东北人相近,主要是以牛羊肉为主,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也体现出蒙古人的豪放与酣畅。但因为大盘装菜而且菜做得特别咸,所以要叮嘱少放点盐以及少点菜。

回武汉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依旧环绕着“蓝天”、“白云”、“骏马”、“森林”、“河流”、“花丛”、“房屋”,它使人流连、使人驻足、让人向往,这该是我最宝贵的回忆之一。